冬天天氣寒冷進補或是坐月子常會用麻油料理來補身,像是麻油雞、麻油炒腰花等都是常見麻油進補料理,尤其寒流低溫時媽媽常常煮一鍋麻油雞暖暖身,但有些人吃了卻容易上火燥熱,這是什麼原因呢?是麻油不好嗎?還是個人體質問體呢?
麻油吃了會燥熱的原因,除了部分食用者本身體質不適合外,其實麻油本身性質甘涼,未經加熱、加薑前的麻油是屬涼補,但經過加熱、加薑性質會變溫熱就會變熱補,變得容易上火燥熱,在麻油製程中也會影響,芝麻過火的烘焙及高溫熱壓的製程都會使得麻油甘涼性質改變,若再加上烹調溫度太高及加薑等烹煮方式是很容易上火燥熱。
不適合麻油進補者其可以使用苦茶油來取代,苦茶油脂肪酸的組成中,油酸的含量高達70-80﹪,苦茶油之脂肪酸組成主要是棕櫚酸、硬脂酸、油酸與亞麻油酸,這四種脂肪酸佔總脂肪酸99﹪以上,其中以油酸(單不飽和脂肪酸)含量最高,大油茶籽74.93﹪、小油茶籽78.91﹪。苦茶油具有豐富的蛋白質、維生素A、D、E、F、山柑茶素、脂肪油、玉蕊醇A、茶皂醇A、B和單元不飽和脂脂肪酸,就營養學或烹調的觀點而言, 苦茶油都是品質最穩定的食用油,其營養價值遠超過橄欖油 。